陈宏钦:东莞台博会助力台商融入大陆内需市场

9月5日至8日,2024第十五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下称“东莞台博会”)在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举办。这届台博会的效果如何?为何越来越多来自台湾岛内、东南亚的台商参加台博会?台博会对促进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台商对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期待?为此,南方+专访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下称“东莞台协”)会长陈宏钦。


南方+:您认为本届东莞台博会效果如何?历年来东莞台博会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陈宏钦:本届台博会吸引台湾地区22个县市参加,香港、澳门馆增大扩容,25个省(市)设立形象馆,东莞32个镇街台企集体亮相,来自东南亚的台商协会也组团来参展交流。此外,多渠道邀请了6000多家采购商,组委会搭建了人工智能与半导体馆、“台青筑梦进莞来”馆等特色展馆,今年台博会呈现内容丰富,从展前到展会期间都得到了广泛关注。



今年是第十五届台博会,也是盛况空前的一届展会。展会期间设置了30场与电子信息等行业息息相关的对接活动,包括产业对接会、新品推介会等,还有充满台湾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精彩每天呈现,让大家看到台湾的文化、台湾的高科技、台湾的亮点。


展览是一个过程,更重要的是展后的深层次合作。展会上,青岛一家做休闲食品的台商告诉我,去年在台博会现场精准对接到了采购商,并达成合作,时隔一年,他们的交易金额已经超过一千万。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逢五逢十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第十五届台博会意义非凡。2010年,东莞市委市政府和台协筹办第一届台博会,当时的展会只有1万多平方米,如今扩容到3.6万平方米,经过15年的深耕发展、转型升级,我们可以看到东莞坚韧不拔的精神,致力于将台博会办好,为全国台商搭建促进融入大陆内需市场、融入“双循环”新格局的平台。


去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今年台博会期间正好是政策出台的一周年。台博会作为该方案的重要创新发展平台,是打造共同产业、共同市场、共同家园的重要抓手,台商利用自身优势、融入国内市场创新发展,台博会发挥了桥梁作用,让两岸的企业家充分交流,让台商深耕大陆市场,携手打造美丽的共同家园。


南方+:越来越多来自台湾岛内、东南亚的台商过来参加东莞台博会,这传递了什么信号?

陈宏钦:东南亚的台商参展传递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台博会正走向国际化。台博会不仅是大陆台商的展会,我们还要打造国际性的台博会,邀请东南亚台商参展就是第一步。东南亚地区有众多活跃的台商,他们在当地投资兴业,涉及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对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东南亚和广东距离也近,我们要和东南亚的台商联合起来,一起谋发展。



6日下午,东莞台协和东南亚展商交流,他们建议在台博会搭建亚洲台商馆,我们也希望全球各地的台商都能来大陆发展。过去很多台商去泰国、日本、欧洲、美国发展,他们需要祖国大陆的发展机遇和大市场、大循环,而我们也需要了解国际市场的情况,现在,通过打造国际性的台博会,将全世界的台商凝聚起来,以展为媒、共谋发展,共同打造国际性市场,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台博会也将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稳步前进,这也是本届展会的重要亮点。


南方+:当前两岸关系较为紧张,但我们也看到许多两岸经贸活动在举办,您认为现今两岸经贸往来有怎样的困难呢?台商们对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期待?

陈宏钦:两岸同属一家人,这次我们很高兴迎来了台湾22个县市参加台博会,150多家台企带着产品到台博会展售,几十家台湾高新技术企业组团参展。英业达将人工智能服务器带到展会,展示台湾在高科技领域的实力,希望和大陆**企业共同合作,促进技术提升与发展。



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在不断克服两岸经贸往来的困难。今年台博会设置“台青筑梦进莞来”馆,希望吸引更多的台商、台青来东莞和大湾区学习、就业、创业。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挠两岸人民的交流,东莞有台青创业基地,台协的台青会有600多位年轻人,他们在东莞工作生活,打拼事业,组建家庭。我们想要的是美好的未来、更好的事业,台商们坚定不移地希望两岸人民密切往来,两岸经贸往来频密热络。


来源:南方+、南方+记者(陈琬莹、郑家琪、龚名扬、孙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