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2025第十六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下称“东莞台博会”)开幕,在台博会医疗合作成果展示中,东莞台心医院(下称“台心医院”)交出两岸远距医疗一周年亮眼答卷——自2024年7月执行院长谢瀛华启动该机制以来,已为莞台两岸48例患者提供精准诊疗服务。
如今,台心医院进一步联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医院,与澳门镜湖医院、香港大学教学医院(港怡医院)达成合作,创新拓展“两岸暨港澳”远距“第二意见”服务,为跨境医疗协作按下“加速键”。
创新织密协作网,跨境诊疗解决台商难题
作为两岸医疗协作的重要实践载体,台心医院已与台北医学大学附属医院、台湾荣民总医院、长庚医院、慈济医院等台湾知名医疗机构建立双向合作机制。针对东莞台商群体中疑难复杂、危急重症患者的诊疗需求,医院可随时联通台湾专家启动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让台籍患者无需跨海峡,即可享受两岸专家联合诊疗服务。
据悉,2024年台心医院全年服务台商患者超7000人次,同时为粤港澳大湾区200余名患者看诊。为进一步突破药械治疗瓶颈,医院正积极推动21种药物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落地,惠及更多重症患者。在此基础上,今年医院正式升级服务范围,将两岸远距会诊拓展至“两岸暨港澳”协作,打造大湾区跨境医疗新样板。
打破地域壁垒,AI赋能医疗资源共享
依托AI远距医疗技术,台心医院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无缝流转”。患者不仅能享受两岸专家联合提供的精准诊疗方案,还可获取专业“第二意见”,全程覆盖转诊、会诊、治疗建议等全流程服务。目前,该机制已聚焦八大高发、疑难病症,包括海绵窦脑膜瘤、动静脉内瘘血栓、带状疱疹肋神经炎、颅内静脉窦血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多重慢病并发症、风湿疾病及免疫缺陷,为特定患者群体提供靶向医疗支持。
为保障诊疗专业性,台心医院组建了一支跨两岸的“MDT远距合作专家团队”。其中,台心医院核心专家阵容涵盖执行院长谢瀛华、肾内科主任张江霞等10人;台湾专家团队则汇聚教授方德昭等7位业界权威,通过定期会诊、技术研讨,持续提升跨境诊疗水平。
典型案例见证温情:多学科协作让高龄患者重获健康
在众多服务案例中,一位高龄患者的救治经历尤为典型。该患者因病情复杂,台心医院迅速联动骨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康复科、老人内科六大科室,启动院内多学科联合诊治;同时,谢瀛华特别邀请台湾神经内科专家邬定宇教授开展会诊,形成“两岸协同、多科联动”的诊疗方案。
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与专业治疗,老人最终恢复健康。其家属表示:“台心医院打破了地域与学科的界限,让两岸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服务于患者,这份专业我们铭记于心。”
两岸医疗合作的五大核心优势
1.技术交流需求:两岸医疗技术各有侧重优势,通过合作实现技术共享互补,共同提升医疗服务精准度与覆盖面;
2.文化同源优势:深厚的文化根基与情感纽带,为医疗合作营造良好人文环境,降低医患沟通成本,提升诊疗默契度;
3.两岸互补潜力:大陆拥有广阔医疗市场,台湾地区具备成熟医疗技术与服务经验,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医疗产业协同发展;
4.两岸合作桥梁:民间医疗单位与行业学会积极发挥纽带作用,为两岸医疗合作搭建稳定、高效的沟通平台;
5.民间交流互访:频繁的民间交流增进两岸医疗界彼此了解,为合作项目落地、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广阔空间,助力跨境医疗持续深化。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