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油墨书香遇上立体纸艺,当传统文脉碰撞创新实践,会擦出怎样的火花?4 月 23-24 日,《无“纸”境——从历史走向未来的中国纸文化展》延伸活动之“馆校联动 识纸研学 ——‘无纸境’展览教育体验活动”圆满落幕!
活动分两天迎来了研学小客人!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师生与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师生,先后走进海战博物馆,在 “无纸境” 中感受纸文化的魅力,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纸艺探索之旅。
探秘 “无纸境”,触摸千年纸韵
踏入 “无纸境” 展览,孩子们瞬间被丰富多样的展品吸引。专业讲解员化身 “纸文化导游”,从蔡伦造纸的古老传说,到现代造纸工艺的革新突破,深入浅出地讲述纸张背后的故事。泛黄的古籍善本、精美的纸艺作品,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纸与人类文明的不解之缘,孩子们一边认真聆听,一边仔细观察,时不时提出充满童趣的问题,求知的眼神中闪烁着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向往。
纸文化分享,打开知识新视界
展览讲解结束后,一场别出心裁的纸文化分享会拉开帷幕。博物馆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们普及纸张的种类、用途以及环保知识。从生活中常见的打印纸、餐巾纸,到艺术创作中使用的宣纸、卡纸,孩子们惊讶地发现,原来小小的纸张竟有如此多的 “身份”。在互动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发言,分享自己与纸的故事,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通过分享,孩子们不仅增长了知识,更意识到了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巧手制纸艺,创意跃然指尖韵
要说活动的最大亮点,那必然是瓦楞纸立体纸拼生肖蛇手工制作体验!活动伊始,老师细致讲解瓦楞纸特性,展示折叠、拼接等基础技法,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手中的示范。
紧接着,孩子们迫不及待拿起工具,开启创作。折叠处,小手仔细抚平每一道折痕,力求角度规整。拼接环节最考验耐心,有的孩子独自钻研,尝试不同拼接方式,让 “灵蛇” 摆出盘绕造型;有的团队紧密协作,一人负责固定部件,另一人涂抹胶水、拼接成型,共同为 “蛇身” 添上五彩花纹。制作过程中,孩子们时而为遇到的难题皱眉,时而因突发奇想的创意欢呼,专注神情、灵活小手,将创意与热情倾注于每一个细节。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成功制作出了一条栩栩如生的玩具蛇。制作过程中,每位学生全神贯注,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将创意与热情倾注其中。当这条活灵活现的玩具蛇完成时,学生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兴奋地举起作品,邀请老师为自己记录下这充满成就感的一刻。
此次 “无纸境” 展览教育体验活动,通过馆校联动的创新模式,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孩子们在活动中相互交流、共同成长,在纸的世界里收获了知识、友谊与快乐。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馆校合作,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让更多的孩子走进展馆,感受文化的魅力,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来源:鸦片战争博物馆订阅号、东莞台港澳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