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
相关案例
深圳市某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1·27”闪燃事故是一个典型的危化品清洗引发火灾的案例。2021年1月27日16时24分许,深圳市某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的员工郑某在事发厕所内使用清洗剂清洗衣物时,另一名员工黄某在厕所内点烟,引燃了沉积在地面的清洗剂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导致闪燃事故,造成5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2人轻伤。
事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事发厕所近地面处无排风设施,南侧窗户离地较高,且窗户上的排气扇已损坏,不利于易燃蒸汽扩散(稀释),当清洗剂蒸发成气态时与空气混合,易形成易燃混合气体。
2.郑某安全意识淡薄,携带危险化学品清洗剂进入事发厕所清洗衣物。
3.黄某安全意识淡薄,违反厂区内禁烟规定,在闻到有较浓的清洗剂的气味的情况下,仍在事发厕所内点火吸烟。
工业上常见的清洁剂有白电油、天那水、喷枪水等,因为价格低廉、去污能力强在生产企业中使用非常普遍。但是,有些清洁剂极具易燃易爆性,挥发不到3分钟遇火星一秒就能轰燃一座厂房,很多企业人员对此危险性却全然不知,这样的清洁剂许多企业竟然时刻都在用。
使用有机溶剂过程中常见的隐患问题:
1.有机溶剂易挥发,使用有机溶剂清洗机器设备时,遇到静电、火花容易引发事故。在机械修理中,有机溶剂能迅速清除设备表面的松香、焊迹、灰尘、油污、盐分、金属粉末等物质,不留任何残渣,清洗后效果好,是一种**清洗剂。但由于有机溶剂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在清洗过程中气化成可燃气体不断挥发到空气中,在遇到静电、火花或高温容易引发火灾甚至爆炸。
2.有机溶剂过量储存或储存不当。生产、储存场所不能超量储存有机溶剂,根据规定,生产场所存量不应超一昼夜使用量。储存不当,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及环境污染。
3.通风排气系统不符合要求。在密闭或半密闭的空间内使用有机溶剂,没有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通风排风设备,导致可燃气体聚集,容易发生事故。
4.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非防爆电气开关在打开或闭合时容易产生电火花,如果在使用有机溶剂的场所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就为清洁剂挥发气体爆燃提供了火源,为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
5.使用有机溶剂造成人员中毒。有机溶剂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接触的人员若不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不佩戴防毒口罩、眼镜、手套等,容易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
使用有机溶剂安全措施:
1.对有机溶剂的储存容器应尽可能做好密闭措施,尽量避免敞口操作,杜绝“跑、冒、滴、漏”,减少有机溶剂挥发气体散发。同时,又要防止外部空气进入设备容器内部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2.生产或者使用有机溶剂时,车间与仓库需设置消除静电设施,使用防爆灯具、电气开关,仓库可采取不设置电气设备的方法。
3.加强环境通风换气,对车间实行全面的通风,合理设置排风设备,有效降低环境内稀释溶剂浓度。
4.有机溶剂必须存放在专门的仓库内,避免日光直射和高温环境,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5.尽量使用低毒(无毒)溶剂替代高毒(低毒)溶剂,对使用易燃易爆物岗位设立应急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施。
违规使用白电油、天那水等
易燃易爆液体
清洁地板、机械设备
其挥发遇到明火、静电
会导致起火爆炸!
有机溶剂危险性较大
如果一定要用
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