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记录是一个人的信用“名片”
又有哪些防骗招数
典 型 案 例
2023年3月18日,住在麻涌镇的李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京东金条的客服,告知事主的京东金条年利率大于银行属于违规,会影响个人征信。对方说:"要李先生在京东金条把额度贷款出来,再还回去,把年利率刷低下来,就不会影响个人征信"。然后对方让事主添加QQ好友,在QQ上让事主在应用市场下载“瞩目国际版”App,提供房间号让事主加入会议,并要求事主点击共享屏幕,随后提供疑似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网址查询个人征信值。
李先生信以为真,与在线客服联系,对方要求事主将微信和支付宝申请贷款,提现到自己的银行卡上,同时将所有资金转到对方提供的银行卡,前后操作转账四次,最后才发现自己被骗,共计损失176115.26元。
行骗套路“三步曲”
01
· 伪装身份
诈骗分子多以冒充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贷款平台客服”等身份实施诈骗,有时还会向受害人出示伪造的证件、营业执照,或通过事先获取的受害人身份、银行卡等具体信息击破受害人心理防线、让其放下戒备心理。
比如:发送假带有中国银行字样的伪造公文图或授权证书
比如:冒充大平台客服并准确说出受害人信息骗取信任
02
· 编造理由
03
· 诱导转账
防范虚假征信类诈骗“三大招”
01
· 提升个人常识
02
· 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03
· 保持个人良好征信
完
素材来源:莱阳公安、东莞反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