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身为家长的你,突然收到“子女”发来的短信,你会不会觉得很惊讶?短信主动联系,想要沟通课程的问题。会不会觉得很欣慰?于是......
请等等!!!
这其中感觉有什么不对劲,又说不出来!
东莞的陈先生就遇到这样的事情,幸亏警惕性高,未上当受骗;刚好,东莞市反诈骗中心的系统识别到这么一通诈骗电话,并向陈先生进行电话劝阻:
↓还有很多家长同样收到类似“子女”发送的短信
具体分析
在涉微信、QQ、邮箱的电信诈骗中,犯罪分子通常会通过盗号软件或木马程序盗取微信、QQ、邮箱等通讯软件账号,登录账号并冒充事主领导、亲人、朋友等身份,以“急需用钱”、“培训缴费”等理由要求事主将钱打到指定的账户,从而骗取钱财。
教育孩子注意隐私
自己包括子女都是时刻保护好自己的QQ、微信、邮箱的密码,教导孩子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使用自己的账号,如网吧,并且需要定期更换密码。
建立亲人沟通暗语
即使子女、亲人的社交账号被盗或添加新的社交账号,从对方沟通的用语,仔细甄别究竟是否为本人,社交账号的好友避免用“父亲”、“母亲”等过于明显的字眼。
时刻关注学校动态
当不确定是否能判断为本人,注意与同班级的家长分享沟通,了解是否有这类事情,及时向学校老师求证信息真实性或致电当地警方询问。
涉及转账务必谨慎
不要轻易给陌生账户转账,必须要通过当面询问、电话沟通等多种方式进行核实,确保无任何疑问才操作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