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评论通讯社、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的实践与机遇”座谈会近日在广东东莞举行。出席座谈会的东莞市台协松山湖分会会长、松山湖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运营长黄朝凯在会后接受中评社记者访问时,介绍了东莞支持台湾青年创业的配套政策。黄朝凯表示,创业青年关注的创业安全感、商业模式、资金和销售通路等问题,都能在东莞通过很好的环境、资源和协助得以解决。除政策之外,东莞的优势是有更多帮助创业青年成功的资源。“我们东莞真的很台湾”,他说,东莞台商多、团结,大家藉由协会的力量互相分享、互相照顾,很容易在此聚集到更多同乡情缘。
作为松山湖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的主要创立者,也是10年来松山湖发展崛起的见证者,黄朝凯在谈到松山湖的优势与机遇时说,松山湖科学城位于东莞中部,拥有全国**、全球第四座脉冲散裂中子源,谋划布局南方光源;省实验室之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从国家高新区转型成为科学城。松山湖是一个非常适合创业发展的地方,同时松山湖有非常好的帮助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实习的政策。
黄朝凯说,东莞的松山湖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目前己帮助253家青创企业落地,成功孵化3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规上企业,现在每年存活企业项目的营业额约有近1亿。“所以我们对孵化成果、对于孵化台湾青年创业相对有信心。”
“在支持台湾青年创业配套政策方面,今年出台了几个重点”,黄朝凯详细介绍说,现时同时有11项支持台湾青年的配套政策:第一,创业部分,有创业启动资金奖励。协会协助落地之后,创业项目满6个月通过评审后一次性奖励10万元(人民币,下同)。
第二,快速成长奖励。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营业额规模增长(例如营业额突破500万),会一次性给予**70万元奖励。
第三,创赛配套奖励。获市级以上创业大赛资金的企业可给予1:1配套奖励,不超过100万元。
第四,办公场地及生产场地租金补贴。给予自成立起1至2年办公场地租金全额补贴。对上述获快速成长奖励和创赛配套奖励的企业视实际情况给予第3至5年租金减半。
第五,住房租金补贴。2年内每月不超过3000元(含)。这个水平在东莞算是不错的。
第六,实际投资奖励。对首次实缴投资,按照10万美元奖励1万人民币标准给予不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奖励。
第七,贷款贴息。对企业银行贷款实际支付利息的70%给予每年不超过100万元补贴。
第八,实习补贴。对台湾籍在校本科生每人每月补贴1000元、每年补贴时间不超过6个月;硕士研究生每人每月补贴1500元每年补贴时间不超过10个月。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补贴2500元,每年补贴时间不超过10个月。同时,鼓励园区企业向台湾籍实习生提供实际业务内容、配置实习导师的实习岗位,给予实习导师每月1000元补贴。鼓励台湾籍人才实习、就业。
第九,聘用补贴。对聘用台湾籍人士的园区企业按照每人1万元的补贴标准给予每年**10万元补贴。
第十,参展支持。园区台资企业(业务主管部门认定)自主参加展览会,给予展位、差旅费**10万元人民币补贴。
第十一,活动支持。鼓励企业开展经贸、学术等两岸交流活动,经业务主管部门审批后开展的相关活动,可获得活动实际支出额70%、单次**20万元补贴。在地台商协会资源及在地商协会、行业协会合作对接,在地食衣住行育乐支持。
黄朝凯说,以上政策是为了帮助台湾青年快速落地,有一个支持性,所以政策执行速度要快。“我们做青创基地八年时间,创业政策也持续一直在执行,基本上只要评审过了一定会到账。感谢政府也给了我们很多支持。”
黄朝凯表示,有一些台青创业可能会有很多担心,但在东莞包括松山湖的创业优势,是拥有一个在地台商协会的资源可以提供帮助。“我本身因为职务原因,也会帮助对接很多行业协会,不只是台商协会,也跟在地企业协会的商业资源对接。先帮助创业者落地,慢慢发展,我们可以合资合作,投资更多机会。我们还可以帮助融资。而包括在地衣食住行娱乐、小孩子的教育,他们把子女从台湾带过来,或者在地结婚生子,我们会协助申请很多政策,包括辅导办理证件等等。” 黄朝凯说,“所以我觉得来东莞,来松山湖,政策方面有创业就业实习的支持,有安居乐业的政策,我们都可以帮助快速落地,这是我觉得来到东莞、松山湖创业非常大的优势。”
提到近年孵化台湾企业项目的情况时,黄朝凯介绍,在疫情前,每年大约辅导二三十家企业来东莞创业;疫情期间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来往不便,因此80%是在地台干、台青或台商二代创业。总体来说,所有创业台青比较关注的都是三方面的情况。
第一环,创业安全感。“如果去到一个没有聚落、没有台湾人汇聚的地方,会比较没有安全感,因此台商聚集性非常重要。” 黄朝凯说,现时东莞会员企业2600多家,在地台商有5000多家企业,这还不包括眷属的一些企业等,因此台商聚集是大规模的,可以帮助创业者得到安全感。同时,协会帮助青创基地提供法律、财会、税务方面的质询,避免了很多“坑”,比如误触法律边缘、没有缴税或者一些别的困难。
安居才能乐业。黄朝凯说,众所周知,东莞有台商子弟学校,有台心医院,子女家属就学、医疗等都没有问题。“这里交通也很方便,到深圳机场或者广州机场基本都是一个小时,逢年过节还有一些专机、给**惠的政策,购买***的机票。这是创业的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第二环,商业模式。台湾青年来到大陆,商业模式需要做一些调整。“因为台湾人口只有2000万,大陆人口14亿多,商业模式必须要做一些格局上的调整,包括如何接地气、销售模式和运营模式必须要大大的调整。” 黄朝凯说,“所以我们鼓励很多台湾青年来做分享,甚至请一些前辈给我们一些指导意见。毕竟他们在大陆发展那么多年,他们的经历、看的东西比我们多,经验更丰富,我们可以跟他们讨论很多商业模式。”
第三环,创业团队最关注的是什么?资金和销售通路。销售渠道在哪个地方,这也是青创基地和台商协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即通路资源和投融资。黄朝凯说:“我们可以快速协助梳理商业模式,把它对应到相对的投资人或者我们一些台商大佬,藉由他们本来开通好的渠道,可以更快速、更安全地帮助他们打开销售通路。”融资方面,协会有很多包括投融资资源,包括一些银行贷款,也会努力帮忙去做。
“资金跟销售通路是很多台湾青年担心的,但其实在东莞这个地方我们非常团结,也是可以互相做投资的,我们也欢迎更多台商的前辈们——他们既有资源、也有金钱,也可以投资我们青年创业项目,帮助项目更快速成长,而且这也是一种快速的转型创新的方法。” 黄朝凯解释,早期台商前辈很多以传统产业为主,现在年轻人做科技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台商台企要快速的产业转型就可以投资创新产业。
黄朝凯还表示,随着疫后开放复常,有更多的人来做创业咨询。“但以我这么多年来的心得,建议其实不用花太多时间到台湾宣传”。他解释,虽然宣传及带人来莞参观是一种方法,但实际上,重点是现在做好口碑,在大陆辅导好了,让台湾青年能够成功赚钱,自然会介绍来很多项目。
黄朝凯强调,除了政策之外,东莞的优势是有更多帮助创业青年成功的资源,所以很多人会选择来东莞。“我们东莞真的很台湾”“台湾人多,生活吃喝玩乐都能找到台湾元素”,黄朝凯说,东莞台商多、团结,大家藉由协会的力量互相分享、互相照顾,很容易在此聚集到更多同乡情缘。
来源:中评社、东莞台港澳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