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员工刘先生(化姓),43岁,男
因头痛、失眠、焦虑、头晕以及泪流不止等症状
在外院诊断为脑膜瘤、慢性硬膜下血肿以及蛛网膜囊肿
当刘先生听到主任医师建议开颅手术后,感到非常惶恐和不安,心想,难道做“开颅手术”是**的选择吗?
于是,刘先生透过台商分会会长求助台心医院谢瀛华执行院长以及焦明聪主任,希望能寻求第二位专家的意见,毕竟对患者而言,开颅可不是件小事!
经台心医院谢瀛华执行院长以及神经外科主任宋威联合门诊再加上台湾北医教授的视讯会诊,复查后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
(执行院长谢瀛华、神经外科宋威主任、台湾北医教授讨论患者病情)
三位专家会诊后结论:病灶若是长在脑组织内,并伴有癫痫、出血等症状,这种情况是需要手术的。
这位患者的病灶,在颅骨内板,没在脑组织内,简单说就是对脑组织没有危害、对大脑没有危害,所以基于这个原因,患者才可以不用手术。
(患者头部CT显示病灶在颅骨内板,没在脑组织内)
患者因近期工作压力大,比较焦虑,伴随有整夜失眠,这才导致紧张性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跟病灶不相关。
目前患者不需要做开颅手术,针对患者的海绵状血管瘤,每半年复查头部CT,观察其变化即可。对于患者紧张性头痛,给予市面上常见两种药物,解决其症状。
再者,透过台湾社区医学会胡瑞贞秘书长安排,影像传输,委由台湾北医神经内科胡朝荣教授远距会诊,提供第三专家意见,结果与台心医院诊断一致:目前无需手术,但仍需定期追踪。
听完专家们的意见后,刘姓患者悬着的一颗心,终于可以放下。
同时感谢执行院长谢瀛华和神经外科主任宋威的精准诊断,感叹表示,勿病急乱投医!必要时,不要嫌麻烦,多一位专家的意见,为自己的健康再上一份保险。
海绵状血管瘤科谱
海绵状血管瘤,听起来有些吓人,不过放心,它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肿瘤,它是一种血管畸形,或者说是静脉畸形。
它就像是由很多薄壁的血管组成的一个海绵团,有时候在血管造影检查时,可能还找不到这个异常的血管团呢!
这种血管瘤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多个部位,比如脑、肝、眼眶等地方,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人群。具体的发病原因现在还不太清楚。
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会因为发生的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脑部的话,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颅内出血、头痛和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
而在眼眶部位,则可能导致眼球突出、视力减退、眼睑和结膜改变、眼球运动障碍、眼底改变以及眶缘肿块等。
治疗方法的话,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选择。
对于没有症状的患者,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要定期观察。而对于有严重症状的患者,才会选择手术治疗,通过切除部分血管瘤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来源:东莞台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