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开展专项行动,推进产学研融合创新

4月12日下午,东莞理工学院服务支撑东莞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人才培养行动计划”系列活动之一在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举办。活动搭建起“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互动交流的平台,共创产学研融合发展新路径,为东莞高质量发展增添活力。



活动上,东莞理工学院与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27家单位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协议。活动现场,东莞信易电热机械有限公司向东莞理工学院捐赠107万元,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解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需求,以及学校在科研实力、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与会企业、行业协会提出课题90余项,涉及人工智能、智慧农业、先进制造业等多个领域,来自东莞理工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的10余位教师揭榜领题。接下来,他们将面向全校师生组建相应项目攻坚团队,为企业“答题”,请市场“验题”。



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宏钦:“这次东莞台商协会跟东莞理工学院签订的合作协议,主要是针对科技产业,还有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议题展开。接下来,我们将在人才培育、实习、创业等方面加强合作。”



东莞信易电热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峻睿表示,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产品就要不断地更新迭代,“产品更新迭代,会出现很多技术难点。我们认为高校里的教授有很多资源,会技术创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其次,我们需要很多技术骨干,公司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平台,让学生更了解企业,从而留下来工作,这是双赢的合作,我觉得非常棒。”



据了解,近年来,围绕自主培养有浓厚家国情怀和突出工程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东莞理工学院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学院践行“产学融创”核心理念,积极对接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聚焦解决复杂工程(社会)问题核心素养能力,实施紧缺人才培养“奋楫计划”,落实双师双能提升“笃行计划”,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体系创新,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推进本研贯通培养,强化育人能力建设,推进改革协同评价标准等任务举措。


目前,学院已开发反映产业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要求的**课程20门,主编产业特色课程讲义38个,创新创业课程17门,建设工程案例81件,与企业协同出版教材数共计25本;建设产教融合工科大类工程教育实践基地和轮训基地220个,建设教授企业工作站数12个,建设工程师高校工作室12个,与企业联合挂牌共建各类联合实验室、产学研合作平台20个,为70家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或升级改造服务;聘请产业导师406名、兼职客座教授44名。与华为、西门子等龙头企业、专业镇街共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产业学院10个(其中,教育部现代产业学院2个、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6个),并被列为教育部“新工科”建设示范项目。



2024年,东莞理工学院全面启动实施“东莞理工学院服务支撑东莞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并将其作为全年工作首要任务。专项行动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两大主线,开展包括“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在内的6大行动计划。专项行动采取“1+3+N”(即东莞理工学院服务支撑东莞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拓政、拓企、拓校“三拓”计划+若干配套措施)的方式,以科技创新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精准对接行业企业技术需求,引育高层次创新型紧缺人才,构建新时代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新模式,激发全链条全要素全过程服务,支撑东莞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切实将教育科技人才创新优势转化为服务支撑东莞高质量发展优势。


来源: 知东莞,记者 陈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