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垃圾分类试点向村及社区扩展 2016全市推广
东莞市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将从生活小区扩展到村(社区)。12月29日上午,东莞市村(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在东城梨川社区启动,市城管委办公室与城区4街道签订了餐厨垃圾收运处置责任书,试点社区垃圾分类工作。
垃圾分类2016年逐步在全市推广
启动仪式上,市城管委办公室与四个街道办事处签订责任书。根据部署,我市将在莞城、东城、南城和万江街道各选择一个有条件的村(社区)作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区,通过宣传引导,配套相关设施设备,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待取得一定经验和成效后,在上述四个街道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2016年开始逐步在全市推广。
餐厨垃圾处理厂选址市区垃圾处理厂
去年,我市成功申报“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今年又被列为“国家第四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对此,唐耀文表示,将加紧构建垃圾分类收运系统,加快启动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
据悉,该厂初步选址考虑利用市区垃圾处理厂建设剩余用地,采用BOT模式进行建设,设计规模300吨/日,计划2015年开工建设,市、镇街两级财政将对餐厨垃圾的收运处置给予适当补贴。
在市区厂未建成之前,四个街道产生的餐厨垃圾统一进行分类收运后,运往指定场所进行处理;同时,各镇按“一镇一点”配备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或规划建设一个餐厨垃圾堆肥点,费用原则上由属地镇街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