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制造2025”战略正式发布 争创中国制造样板城市

2015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关于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意见》(简称《意见》)1月26日正式发布。
市政府提出将坚定制造业强市方向,把“东莞制造2025”作为新常态下争创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来抓,着力提高东莞制造的硬实力和影响力,努力争创中国制造样板城市,力争到2025年实现规模结构**、制造模式先进、创新能力强劲、质量效益**、生产绿色低碳等五大目标,实现从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的转变。
市府一号文的五大亮点
1、率先提出了东莞制造2025”战略
从政府工作层面对接国家战略规划,确立了一个符合实际、思路清晰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向外界表明东莞坚定发展制造业的决心,更好地凝聚共识,集聚资源,加快推动制造业升级发展。
2、鲜明提出了争创中国制造样板城市的目标
跳出东莞看东莞,把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放在全国战略中谋划考虑,有效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主动改革探索中巩固提升东莞制造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3、明确提出了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顺应制造业发展潮流,沿着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的主线,推动东莞制造升级换代,到2025年,实现从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的转变。
4、系统提出了五个方面指标体系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规模结构**、制造模式先进、创新能力强劲、质量效益**、生产绿色低碳五个方面,勾勒出未来10年东莞制造业发展的美好愿景,提出了“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指标体系,其中量化指标16个。
5、创新提出了六大工程系列举措
为推动“东莞制造2025”战略落实,提出了大力实施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制造、优质制造、集群制造、绿色制造等“六大工程”,每个工程又有若干条有力、实在的措施作为支撑,形成一个完整具体的政策措施体系。
一号文要解决什么问题
一号文共分为四大部分,解答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中:第一部分着重解答了为什么要坚定制造业强市发展方向,大力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阐明现实背景和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着重解答了“东莞制造2025”是什么样子的,文件中有针对性地描绘了“东莞制造2025”的蓝图,设定了五大评定指标体系。
第三部分着重解答了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有哪些抓手,文件针对东莞制造业的特点、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需求,创新性提出了实施“六大工程”,共34条措施。
第四部分着重解答了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有哪些具体保障,突出强化政府服务、资金、要素等方面的支撑。
一号文有哪些创新举措
一号文共提出了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举措43条,其中创新措施27条,占全部措施的62.8%。具有代表性六个创新性措施有:
1、加速开启机器换人时代
去年以来,我市加大了“机器换人”力度,每年安排2亿元扶持企业“机器换人”,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此基础上,今年提出强化金融服务支撑,推广事后奖励、拨贷联动、租赁补贴等方式,解决企业“机器换人”资金难题,发挥专业服务机构和社会资本作用,把东莞建设成为全国**的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应用示范城市。
2、以融资租赁助推新一轮技术改造
技术改造特别是生产设备更新换代,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推手。发达国家机械生产设备购销50%以上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完成。今年我市将大力推广以融资租赁为代表的现代商业模式,建立融资租赁风险补偿和履约保函风险补贴制度,实施融资租赁业务奖励计划,对参与的融资租赁企业、商业银行给予**200万元的补贴。
3、让东莞制造插上电子商务翅膀
电子商务与制造业的结合是大势所趋,去年我市专门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出台扶持政策支持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发展。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完善电子商务生态圈,打造一批电商产业园和集聚区,引进电商龙头企业和缺失环节企业,建立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4、推行定制化生产新模式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成为制造业的新潮流。我市首次提出,支持纺织、服装、制鞋、家具、玩具等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行业企业,引入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建立柔性快速、定制化生产模式,逐步打响“东莞定制”品牌。今年我市将选择一批行业和企业作为试点,实施重点扶持,强化示范带动,在此基础上形成推广好的经验做法。
5、创新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
我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目前已建有23个,去年全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现场会就安排在我市召开。今年一号文提出,针对研发机构的管理体制、激励机制等问题,突出产业和市场导向,赋予新型研发机构更多自主经营权,加快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促进技术服务与企业孵化良性互动,推动各类科技资源开展协同创新,更好为企业提供服务。
6、推动民营资本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省委胡春华书记去年莅莞参观加博会时指出,要积极引导民营资本投资实体经济。我市将发挥民营资本雄厚的优势,出台专门的政策文件,从产业基金、财政资金、项目对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扶持引导民营资本投资先进制造业,使其成为我市制造业内生增长和区域竞争的重要力量。
东莞制造2025”战略有五大目标
1、规模结构**
建立起规模宏大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工业总产值翻一番,实现由1万亿向2万亿跨越,拥有5个千亿元产业集群、25家以上百亿元企业,稳居全国制造业城市第一梯队。机器人、智能终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超过60%和50%。
2、制造模式先进
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贯穿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全过程。大型企业普遍推进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定制化生产模式在部分行业全面应用。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92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例达到90%以上。
3、创新能力强劲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4%,有效发明专利量突破2万件,拥有***、省级研发机构超过400个,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0%以上,产业基金、融资租赁等金融创新工具广泛应用。
4、质量效益**
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0%左右,拥有名牌名标超过1200个,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90以上。主要行业产品质量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质量安全指标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成为国家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5、生产绿色低碳
绿色制造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集约化、节约化、低碳化生产成为主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均降低3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市府一号文出台背景
东莞是一座靠制造业发展起来的城市,制造业是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特色和优势所在。去年东莞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万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6%,东莞以不到全国万分之三的土地,创造了超过全国百分之一的工业总产值,智能手机、电子元器件以及服装、鞋帽等产品产量位居全国乃至全球前列,畅销世界各地,“东莞制造”成为响亮的品牌。
贺宇指出,东莞市政府继去年将一号文主题定为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后,今年进一步将一号文主题定为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更加凸显出东莞对制造业发展的高度重视。确定这一主题,既是东莞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东莞抢抓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需要。
贺宇说,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东莞制造业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但主要位于价值链中低端,存在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薄弱、产品利润较低等问题,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东莞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22%左右,远低于先进国家和地区35%左右的水平,拥有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企业还不够多,转换增长动力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制造企业普遍面临生产成本提高、融资难融资贵、技术人才紧缺等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在这关键时候,市政府很有必要加大扶持企业力度,促进制造企业更好地发展,夯实东莞城市发展的基础。
另一方面,近年来,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信息、网络新技术正在加快与制造业融合,催生出新的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深刻改变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格局,美国、德国等工业强国纷纷提出“再工业化”、“工业4.0”等战略,其核心就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制造业生产新模式,我国也正在抓紧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主动适应制造业发展潮流,推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贺宇表示,在此形势下,东莞必须树立“一步**未必步步**、一步赶不上可能步步赶不上”的危机意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抢抓产业变革机遇,把“东莞制造2025”作为新常态下争创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来抓,力争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率先探路,提高东莞制造的硬实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