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黄慧红:全力解决台胞在莞发展后顾之忧

东莞被台胞台商视为“第二故乡”,越来越多的台胞台商不仅选择在东莞创业就业,更选择在此安家。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局长黄慧红日前接受中评青年东莞访问团专访,介绍了东莞是如何推动落实台胞同等待遇以及未来还将会为在莞台胞提供哪些便利措施的。
 

黄慧红表示,为保障台胞在东莞安居乐业,我们会同各职能部门在探索解决台胞就学、就医、就业、创业问题,落实台胞同等待遇,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使东莞逐步成为许多台商的“第二故乡”。
  

一是全力落实台胞同等待遇。东莞全力保障台胞同等待遇。台胞在东莞可以按规定参加东莞市社会保险,享受相应的社保待遇;台胞子女就学与东莞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在莞就业、居住的台胞可按规定购买商品住房;东莞政务服务平台已实现台湾居民居住证与身份证同等便利使用。
  

二是特事特办解决台胞教育、医疗需求。为使台商台胞在东莞扎根发展无后顾之忧,解决台胞就医、就学与岛内机制衔接的需求,市委市政府特事特办,开创性支持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台心医院建设。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于2000年设立,是大陆第一所台商子弟学校。创办以来,累计招收台商子弟超过1万人次,帮助数万珠三角台胞家庭团聚。台心医院于2014底开业,已成为社保定点医院,并可协助台商办理健保核销手续,使台商能够在东莞享受台湾健保服务。学校、医院的创办也为两岸教育、文化以及医疗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
  

三是支持台胞深度参与公共事务。鼓励台胞列席省、市政协会议,为“第二故乡”建言献策。支持台胞按规定参评各级荣誉和奖项,多名台胞获省三八红旗手、省五四青年奖、省五一劳动奖章、东莞荣誉市民等表彰。台胞同时热心回馈社会,东莞台商协会累计向社会各界捐赠财物逾两亿五千万元人民币。
  

四是推动东莞台商协会发展。为促进政企沟通搭建有力平台,并帮助台商找到“家”的感觉。东莞台商协会于1993年正式成立,今年恰逢协会成立30周年。30年来,东莞台协已成为大陆会员规模最庞大、组织结构最严密、服务功能最完备的台商群团,下设33个镇街(园区)分会,有2600多名会员,被时任国台办王毅主任誉为“天下第一台协”。台协成立以来,在支持台资企业抱团发展、加快融入当地社会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成为市委、市政府了解台资企业发展情况、推动惠台政策落地的重要窗口。
  

黄慧红表示,接下来,随着《东莞方案》的实施,我们将全力为台胞台企打造广阔的发展舞台,并营造安居乐业的优良环境,使台胞在东莞发展无后顾之忧。台港澳事务局将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育局、公安局等各部门,持续深入推进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和台湾居民居住证在政务、公共服务和互联网领域服务事项全流程便利化应用,进一步落实好台胞在工作、生活、教育等各方面与东莞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我们将积极鼓励台胞在东莞学习深造,鼓励引导台胞有序参与小区治理和公益事业等。持续支持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和台心医院高水平发展,并成为两岸教育、医疗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我们将推动健康、文化、体育、餐饮等生活服务业加快发展,为包括台胞在内的广大市民,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环境。
 

中评青年东莞访问团于11月28日至30日赴东莞参访报导,行程包括拜访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市发改局,参观东莞市台协、东莞理工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台心医院、台商大厦、台达电子(东莞)有限公司、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并采访有关负责人,以及举办“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的实践与机遇”座谈会。
  

中评青年东莞访问团由中评社的七位青年团员共同组成,访问团团长为中评社助理总编辑兼采访主任、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助理林艳,访问团成员包括:中评社助理总编辑兼国际部主任郭至君、中评社编委兼研究部主任束沐、中评社新媒体主任高映竹、中评社港澳部副主任卢哲、中评社记者段晓鲁、陆文煜。


来源:中评社、东莞台港澳之窗